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实际上是一种电子装置,它是将体外的声音信号通过体外编码器转换成某种电信号,再通过植入耳内的电极系统将电信号转换成能兴奋听神经的信号,从而达到提高患者听力的目的。人工耳蜗(电子耳蜗)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800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已趋成熟,已从研究阶段进入到临床应用。现在人工耳蜗(电子耳蜗)已成为全世界解决极重度耳聋和全聋的重要方法。我国的人工耳蜗(电子耳蜗)技术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但我国的人工耳蜗(电子耳蜗)技术也已成熟,能够安全的解决患者的听力问题。

人工耳蜗(电子耳蜗)产生的效果需区分患者是语前聋和语后聋。语前聋患者由于听觉语言中枢没有得到正常的发育,以致患者无法理解语言的含义。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语前聋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能听见外界声音或他人语言却不能理解声音和语言。人发展语言的最佳时间是在5岁半之前,过了这个时间语言中枢便已过正常发育阶段,因此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时间是在5岁半之前,并且是越早植入越好。语后聋患者是在其听觉语言中枢已正常发育完成,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耳聋,此时患者已掌握语言,只要及时植入人工耳蜗便能很快唤起他们对语言的记忆。对于语后聋患者来说植入人工耳蜗越早越好,如果拖得时间过长,患者对语言的记忆恢复就越差。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适应症
语前聋患者
1、患者已是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的听力损失范围为是1000HZ及更高频率的听阈在90分贝以上。对于已无残余听力的患者,需做专业的听力测试,以确定其听力情况。
2、病因:先天性耳聋、遗传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等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听力损失,病变部位位于耳蜗。如果是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耳蜗,需做术前EABR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病变部位,但是就目前的医学水平,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大多数的内耳畸形,比如Mondini畸形、共同腔畸形均是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症,但均有一定的风险。
3、耳聋发生的时间:对于刚发生不久的听力损失,须观察3个月的听力变化情况。
4、最佳年龄:对语前聋患者来说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时间是是在患儿1~5周岁这段时间,并且要越早越好。
5、患者佩戴助听器并且经过3~6个月的听觉语言训练却无明显听力改善需卡率植入人工耳蜗。
6、具有正常的心智发育。
7、患者及其家属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有一个合情理的期望值。
8、有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条件。
9、患者无手术禁忌症。
语后聋患者
1、患者是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成人的听力损失范围在1000HZ及更高频率的听阈在70db以上。如果患者已无残余听力,须经过专业的听力测试,以确定其听力情况。
2、各个年龄的语后聋患者都可植入人工耳蜗,但患者没有手术禁忌症。患者及其家属须对之有正确的人士并有适当的期望值。
3、如果是刚发生的听力损失,须观察3个月的听力变化情况。
4、使用助听器没有明显的听力改善的患者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5、患者须具有正常的心智。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禁忌症
人工耳蜗植入术并不是任何人都适用,它存在一些禁忌症,而禁忌症又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包括内耳已是严重畸形病变;听神经缺如;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患者患有中耳乳突性化脓炎症而由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均不能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相对禁忌症包括:因患病而导致全身健康不良;患者患有不可控制的癫痫;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患者及其家属要有适当的期望值。
人工耳蜗是听力学和医学发展的一大成果,它解决了助听器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冒然的选用人工耳蜗,必定人工耳蜗是通过手术植入,凡手术均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人工耳蜗的后悔维护治疗费用昂贵。听患应先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如果助听器无法明显改善听力再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了解更多助听器知识和听力知识,请关注海声听力官网:http://www.szhysound.cn